
业务经理:魏经理13487770270
联系电话:0317-6014379
销售经理:魏经理
业务传真:0317-6014379
qq:3980115120
邮箱:3980115120@qq.com
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固定資產投資增加速度下降,建材行業需求有所放緩。下半年受汶川地震影響,西南地區價格高漲,帶動全國市場上行。2009年市場穩中有升,運行尚可。2010年下半年,各地為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 ,對包括水泥等在內的高耗能行業實施拉閘限電,水泥價格坐上“過山車”,價格一路飆升。鋼鐵行業今年同樣需求減少 ,造成利潤微薄。
但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 ,從緊的宏觀調控開始,社會資金收緊,房地產行業邁進冬天,導致水泥等建材行業進進下行通道。
自往年6月,全國水泥出廠價格步進下行通道,持續時間已達1年之久。國家發改委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水泥行業利潤95.3億元,同比下降59.9%。
工信部網站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 ,今年5月,全國通用水泥出廠價格每噸均勻比4月份下降1元,比往年5月份低13元 。其中,強度等級32.5、42.5和52.5的通用水泥出廠價格均有所下降。
今年6月以來的地產複蘇 ,是否將拉動建材行業的銷售?對於外界關心的地產調控對中國水泥行業的影響,中國建材團體公司董事 、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曹江林在今年2月27日出席媒體見麵會時曾指出,水泥對於貿易房地產的敏感性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麽大。
曹江林表示,就全國而言,房地產行業在水泥需求中所占的比重約為25%,而在中國建材經營的區域中占比約為20%,並沒有外界想象中的那樣大。
鋼管新聞網從企業庫存及盈利數據來看,由於建材行業低迷,企業庫存量較高,所以在短期內建材沒有益好消息,企業庫存較高的條件下,水泥企業短期內要想轉好較難 。
出路:做行業整合者?
經濟大環境欠佳,本錢上升,銷量下滑,建材行業出路在哪裏?6月5日 ,中國建材團體董事長宋誌平在高校作主題演講時提到,央企要捉住我國發展的首要計謀機遇期和行業結構調整的重大機遇期,用推進聯合重組的方式增加集中度 ,本錢運營和聯合重組兩個“輪子”發展。
結合中國建材團體海外上市、重組水泥企業的經驗,宋誌平提出了“央企市營”模式 ,包含五個核心內容,即央企控股的多元化股份製、規範的公司治理結構、職業經理人製度、公司內部機製市場化和遵循市場規律開展企業經營。
“央企應做行業的整合者。”宋誌平說 。而他在今年5月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對建材的“行業整合”做了具體闡釋,他舉例說 ,水泥由分散到開始集中,就是典型的行業整合,大規模重組水泥,是中國建材團體從本錢市場和投資者那裏校正得來的發展方向。
關於“整合”的具體操縱,宋誌平用“十分小心”、“沒有想一百遍我不會做”來形容當時整合水泥的過程。他誇大 ,收購必須符合公司計謀,所並購企業必須在公司確定的核心計謀區域,還需有潛伏價值。另外,聯合重組中最首要的一條是協同效應,不僅收購後企業能進步收益,係統內的原有企業也能進步收益。